TCT ASIA 2025|鐳明激光亮點回顧:大尺寸、多領域、高精度金屬3D打印應用案例閃耀亮相
作者:
時間:2025-03-24
TCT ASIA 2025落下帷幕,鐳明激光攜三大金屬增材“智”造方案及全新應用案例、熱點領域應用展品驚艷亮相。
圓轉方
LiM-X1500H設備制造的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圓轉方首次亮相,鋁合金材質(AlSi10Mg)尺寸為1290mm×1180mm×506mm,該零件包含大量鏤空結構及加強筋結構,采用傳統工藝加工難度大、生產效率低;通過SLM技術一體化成形,極大簡化生產過程,縮短生產周期,成形效率提升50%以上;有效減少機加工切削量,提高材料利用,降低生產成本。
2024年底,鐳明激光重磅發布凈成形高度達2.5m的LiM-X800H+設備,本次展出其最新應用案例航空航天零部件。
螺旋結構件
該零件為鈦合金(TA15)螺旋結構件,尺寸為418mm×362mm×2210mm,多激光協同技術保障了零件的成形質量,體現了設備工藝穩定性;也為航空航天、大型模具等領域快速制造超尺寸、輕量化零部件提供了可行性驗證。
飛機框架
超6米大型鈦合金(TA15)飛機框架首度曝光,該展品尺寸為6295mm×2198mm×614mm,以一體輕量化機體骨架結構為應用背景,開展基于增材制造工藝的大尺寸整體加強結構研制與工藝研究,并提供數據支撐與工藝指導。采用同軸送粉加傳統機加的混合制造工藝成形,結合特種連接技術、新型去應力技術等手段,在提高制造精度、增大產品尺寸、提高生產效率等方面效果突出。
換熱器
鋁合金(AlSi0Mg)換熱器尺寸為569mm×527mm×512mm,拓撲優化加強主體結構的同時優化重量,大尺寸一體成形,展現了工藝穩定性。
低空經濟和人工智能作為新興產業備受關注,而以增材思維引領相關零部件設計制造也為行業突破技術瓶頸、降本增效,進一步擴大市場空間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。
無人機框架
本屆TCT上,鐳明激光展出了利用LiM-X260A設備打印的鈦合金無人機框架,尺寸為153mm×153mm×25mm,重量僅0.3kg,技術團隊采用拓撲優化結構設計方案,減少零部件數量,縮短制造工序和生產周期,打印5h即可完成;同時有效保障力學性能,降低質量風險,大幅提高了小型復雜零件的整體可靠性。
此外,還有采用LiM-X400設備打印的鋁合金(AlSi10Mg)機器人腿骨,尺寸為200mm×170mm×400mm,僅用時48h打印完成。高強鋁具有密度低、強度高特點,采用SLM成形時存在致密度低、零件開裂傾向大等問題,但該展品表面質量良好,力學性能優異,保障機器人步態穩定,儀態自然,充分展現了鐳明激光對高強鋁材料成形的成熟工藝。
水路模具
LiM-X400M+打印的水路模具,尺寸為343mm×242mm×120mm,用時120h打印完成,該模具用于汽車零部件制造,使用SLM成形,縮短了模具加工時間、降低加工難度,讓生產加工過程更加綠色環保。
整板手表框
整板鉸鏈
LiM-X260A打印的整板手表框、鉸鏈,展現了金屬3D打印技術在3C零部件制造場景下的批量生產能力。
純銅及銅合金具有良好的導熱導電性能、耐腐蝕性能,行業應用廣泛,鐳明激光展出的眾多應用案例均展現了良好的成形工藝。
散熱盤
LiM-X400打印的鉻鋯銅(CuNi2SiCr)散熱盤尺寸為340mm×340mm×18mm,基于增材思維進行靈活設計,流道豐富、結構復雜,加工難度大;使用SLM一體成形,提升零件整體結構性能,內部質量優異,散熱效果更加均勻,可完全滿足產品應用要求。
針對純銅等高反金屬材料,鐳明激光基于自研LiM-X系列SLM設備推出綠激光增材制造解決方案,實現高質量純銅打印。
推力室散
熱翅片結構
本次TCT展出了LiM-X260E綠激光設備打印的純銅(T2)推力室及散熱翅片結構,顯示出對高反金屬材料成熟的成形工藝。
樂器部件(氣缸)
此外,鐳明激光展出黃銅(H85)材質樂器部件氣缸,首次將SLM技術應用拓展至精密樂器制造領域。銅具有高反特性、鋅熔點低,銅鋅合金打印過程中易升華、成形難度大,使用LiM-X260A設備成形,最終成品表面質量良好,力學性能優異,體現了我司精湛的工藝技術水平。
TCT ASIA 2025鐳明激光完美收官,我們將繼續聚焦金屬3D打印技術,秉持“讓制造更高效”理念,引領制造業逐漸向更廣闊的未來邁進。
相關文章
鐳明激光金屬3D打印機LiM-X400:助力工業/人工智能/運動裝備領域規模化生產
金屬3D打印技術正逐漸成為工業制造領域的核心生產力工具。鐳明激光憑借覆蓋大、中、小成形尺寸的全矩陣設備體系,推動金屬3D打印技術深度融入航空航天、能源動力、汽車制造等千行百業,以高質高效的生產路徑實現技術落地。LiM-X400配置400mm×450mm×550mm雙激光方案與450mm×450mm×550mm四激光方案,自上市以來持續為行業用戶突破制造瓶頸,并于TCT ASIA 2025發布全新激光加熱方案,配備9000W高功率多模激光器實時加熱當前層粉末,最高加熱溫度可達1000℃,突破傳統熱傳導瓶頸,確保每一層粉末均處于優勢熔融狀態,可顯著提升零件致密度,重新定義金屬3D打印質量上限。
2025-04-16
在航空航天領域,LiM-X260A打印的火焰筒框架整體為薄壁結構,薄壁處分布有大量氣膜冷卻孔,一體成形無疏松裂紋缺陷;同時,大大縮短加工周期,有效控制變形量。
2025-04-10
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電動化、輕量化與智能化轉型,金屬3D打印技術憑借設計自由度高、材料性能優化和高效柔性生產等核心優勢,正逐步從原型驗證邁向功能零部件的規模化應用。未來,隨著工藝技術發展及材料體系擴展等,金屬3D打印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熱管理、輕量化及個性化定制的關鍵技術引擎。
2025-04-10
市場活動